
当前职业院校争相开设新能源产业学院,却普遍陷入“挂牌即休眠”的困境:资源闲置、教学脱节、项目碎片化。症结不在于合作意愿,而是缺乏可持续的专业运营能力。产业学院的价值需靠“运营”激活,尤其在新能源汽车三电(动力电池、电驱系统、电控系统)后市场领域,亟需懂技术、懂生态、懂教育的核心运营商——启山创展正扮演这一角色。
1.破解“挂牌休眠”:专业运营是关键
多数产业学院因缺乏系统运营,导致产业与教育资源无法有效融合。启山创展作为运营商,通过整合企业项目、技术标准、实训平台与院校课程体系,构建“三电后市场”人才培养闭环,持续激活内容、链接供需。若无专业“引擎”,产业学院终将沦为静态展厅。
2.启山学院:产教融合的“动力源”
依托覆盖三电后市场“检测、维修、回收、梯次利用、数据管理”的全产业链能力,启山学院(启山创展旗下)打造独特运营模式:
(1) 深度产业融合:联动160+生态伙伴,实时对接技术标准与岗位需求;
(2) “三电+”培养体系:以技术为基、服务为翼、数据赋能,课程紧贴检测维修、回收评估等实战场景;
(3) 全生命周期资源整合:打通实训设备、企业导师、就业渠道,形成“教-学-训-评-就”闭环;
(4) 数据驱动智慧运营:基于海量维修案例与故障数据,精准画像人才能力,实现培养过程数字化迭代。
3.稀缺的“三重基因”运营商
启山学院的核心价值在于融合三重能力:
(1) 深谙三电技术原理、服务场景及行业趋势;
(2) 理解职教规律与课程开发逻辑;
(3) 擅于整合政校企行资源,设计可落地的培养流程。
这种横跨产业、职教与生态运营的复合能力,是产业学院从“物理空间”升级为“活力生态”的关键,亦是当前市场的稀缺资源。
4.核心使命:构建人才“供应链”
启山学院聚焦三大职责:
(1) 资源整合枢纽:无缝对接校企资源,确保技术、导师、岗位直通教学;
(2) 流程设计专家:从需求分析到就业反馈,全流程贯通;
(3) 数据平台支撑:通过智慧化管理,实时优化培养效能。
合作院校借此动态更新专业内容,紧跟产业技术迭代,保障人才的前瞻性与适配性。
结语:专业运营决定产业学院命运
三电后市场爆发对技术人才需求迫切,职教未来不在于“多挂牌”,而需构建专业运营商驱动的可持续生态。启山创展以产业积淀与运营创新,正将资源转化为教育动能,为行业锻造坚实的“人才三电”。
产业学院能否跑赢变革?关键不在挂牌,而在是否拥有专业运营引擎。少一点形式,多一点协同——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,产业学院才能真正“来电”!